首页 > 起名大全 > 五行字典 > 汉字详情
拼音:luo
拼音: luo
部首:
五笔:
总笔画: 14笔
部外笔画: 6
郑码: rsjn
简笔画: 0笔
康熙笔画:
仓颉: hrog
部首笔画: 0
部外:
四角号码: 20615
吉凶寓意:
五行属性:
统一码: 基本区 U 96D2
姓名学:
推荐度: 0
繁体字:
常用字:
注音: ㄌㄨㄛˋ
结构: 左右结构

字义解释

雒字含义

姓名学解释:指白鬣的黑马。生僻字,若用于名字还需谨慎。

起名意思:水名。即洛水。

取名寓意:雒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47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7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雒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雒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ò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雒字,晚辈忌讳用雒字取名。

雒字取名忌讳

1、雒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雒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ò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雒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雒字,晚辈忌讳用雒字取名。

雒字汉字字典

luò

名词

1、鸟名。忌欺,即“鵋鶀”

雒,鵋鶀也。怪鸱。——《说文》。今称鸺鶹,也叫横纹小鴞

2、又如:雒诵(反复诵读)

3、通“骆”。白鬃的黑马

4、古都邑名。今址河南省洛阳。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

5、古地名。西汉时置为雒县。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。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。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

6、印烙。后作“烙”

烧之,剔之,刻之,雒之。——《庄子》

7、通“络”。用网状物兜住头

烧之、剔之、刻之、雒之。——《庄子·马蹄》

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同文本:P1367   

《唐韻》盧各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歷各切,音洛。《說文》鵒䳢也。从隹各聲。《釋名》雅雒也。爲之難,人將爲之雒,雒然憚之也。

又馬名。《詩·魯頌》有駵有雒。《傳》黑身白曰雒。《釋文》雒音洛,本作駱。

又水名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豫州,其川滎雒。

又國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一年》伊雒之戎。《春秋·文八年》公子遂會雒戎盟于暴。

又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弘農郡上雒縣。○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:雒水,出上雒縣冢領山東北,經弘農至河南鞏縣,雒戎因此而名也。

又雒陽縣,屬河南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師古曰:魚豢云:漢火行,忌水,故去洛水而加隹。如魚氏說,則光武以後攺爲雒字也。《正字通》楊愼曰:春秋書雒戎,左傳凡洛皆作雒。非後漢始攺也。○按魚氏說必有所本,故師古从之。左傳今文洛皆作雒,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。未可據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。

又雒縣,屬廣漢郡。《前漢·地理志註》音山,雒水所出,南至新都谷入湔。

又姓。《後漢·南蠻傳》徵側者,麊泠縣雒將之女。

又與絡通。《莊子·馬蹄篇》刻之雒之。《註》雒同絡。

又與額同。《前漢·韓嫣傳》子增封龍雒侯。《註》雒,或作額。

热门姓氏起名

最新热搜榜
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