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起名大全 > 五行字典 > 汉字详情
拼音:long
拼音: long
部首:
五笔:
总笔画: 5笔
部外笔画: 0
郑码: gm
简笔画: 0笔
康熙笔画:
仓颉: ikp
部首笔画: 16
部外:
四角号码: 43014
吉凶寓意:
五行属性:
统一码: 基本区 U 9F99
姓名学:
推荐度: 96
繁体字:
常用字:
注音: ㄌㄨㄥˊ
结构: 单一结构

字义解释

龙字含义

姓名学解释:龙颜、龙体。在名字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,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之意,该字对事业发展有帮扶作用。

起名意思:传说中长形、有鳞、有须、能走、能飞、能兴云作雨的生物。是贵族、珍贵、头领权力的象征,如龙凤胎。

取名寓意:龙字用着取名寓指佼佼者、人中豪杰、幸运、成功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120959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81%,男孩名字占72%,女孩名字占:28%。

取名忌讳:

1、龙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龙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龙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龙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龙字,晚辈忌讳用龙字取名。

龙字取名忌讳

1、龙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龙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
2、龙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龙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龙字,晚辈忌讳用龙字取名。

龙字汉字字典

lóng

名词

1、(象形。甲骨文,象龙形。本义: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)

2、同本义

龍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铉注:“象宛转飞动之貌。”饶炯注:“龙之为物,变化无端,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,以能升天,神其物,而命之曰灵。”

飞龙在天。——《易·乾》

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
甲虫三百有六十,而龙为之长。——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

叶公子高好龙。——刘向《新序·叶公好龙》

3、又如:龙工(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。也作“龙功”);龙公(指龙王,龙神);龙渊(龙所栖止的深渊);龙章(龙形的图案);龙蛇(龙和蛇);龙文(龙状花纹);龙伯(传说中的水神);龙沼(龙池);龙旌凤翣(有龙凤图案的旌旗和大掌扇);龙门(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。神话传说,鱼类跳过龙门,就可以变成神龙。后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为龙门)

4、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

祖龙死,谓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龙,人君之象也。——《论衡·纪妖》

5、又如:龙升(龙的升子。比喻天子即位);龙辇(天子的乘车);龙颜(额头隆起似龙。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。也用以指皇帝);龙腾(比喻帝王的兴起);龙鳞(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严);龙驭(皇帝车驾。代指皇帝);龙兴(帝业兴旺;创立帝业);龙节(皇帝所授与的符节);龙衮(帝王的礼服);龙下蛋(比喻不可能);龙穴(最适宜埋棺材的好地方);龙御(皇帝的车驾);龙凤(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)

6、喻不凡之士,豪杰之士

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,人物之标准。——唐·李白《化城寺大钟铭序》

7、又如:龙虎(比喻杰出的人物);龙蛇(比喻非常的人);龙逸(如龙隐逸。比喻贤人隐居于野);龙凤(比喻才能优异的人);龙驹(比喻俊才);龙鹏(龙和鹏。比喻贤俊豪杰);龙翰凤翼(比喻君子、贤者);龙蟠凤逸(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)

8、喻骏马

马八尺以上为龙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官》

9、又如:龙子(良马名);龙文(骏马名);龙姿(骏马的形貌);龙孙(良马名);龙驹(骏马);龙骥(骏马);龙媒(指天马、骏马)

10、喻文章,书法的雄健华丽。如:龙蛇(龙蛇走。形容笔势如龙蛇,蜿蜒盘曲);龙文(比喻文章的雄健);龙虎(比喻文章的雄健);龙章(比喻文章富丽华美,如龙的文采);龙藻(比喻华丽的辞藻);龙骧豹变(比喻书法气势雄放,变化无穷)

11、比喻性格亢直。如:龙亢(个性刚直不屈);龙性(指性格倔强,难以驯服)

12、〈方〉∶(瓦圈)歪扭不圆。如:自行车前轱辘龙了

13、姓

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同文本:P1536   同文本:P1683   

〔古文〕竜㰍龒䰱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力鍾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盧容切,音籠。《說文》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《廣雅》有鱗曰蛟龍,有翼曰應龍,有角曰虯龍,無角曰螭龍,未升天曰蟠龍。《本草註》龍耳虧聰,故謂之龍。《易·乾卦》時乗六龍以御天。

又星名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龍尾伏辰。《疏》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。

又《襄二十八年》龍,宋鄭之星也。

又山名。龍門,在河東,見《禹貢》。龍山,見《山海經》。封龍,見《括地志》。

又邑名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齊侯伐我北鄙,三日取龍。《註》龍,魯邑。在泰山博縣西南。

又《前漢·地理志》燉煌郡有龍勒縣。

又官名。《左傳·昭十七年》太皡氏以龍紀,故爲龍師,而龍名。

又句龍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共工氏有子曰句龍。

又馬名。《周禮·廋人》馬八尺以上爲龍。《禮·月令》駕蒼龍。

又龍輔,玉名。《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》公賜公衍羔裘,使獻龍輔於齊侯。

又草名。《詩·鄭風》隰有游龍。《陸璣·草木疏》一名馬蓼,生水澤中,今人謂之小葒草。

又神名。《山海經》有神名燭龍。《屈原·離騷》日安不到,燭龍何照。

又姓。漢有龍且。又複姓。夏關龍逢,卽豢龍氏後。漢御史擾龍羣,卽劉累之後。

又人名。奢龍,黃帝臣。《管子·五行篇》奢龍辨乎東方,故使爲土師。又舜臣名。《書·舜典》帝曰:龍命汝作納言,夙夜出納朕命。

又《廣雅》龍,君也。

又《廣韻》通也。

又《玉篇》竉也。《詩·商頌》何天之龍。我龍受之。《毛傳》讀如字。《朱傳》寵也。

又《玉篇》和也,萌也。

又《正韻》與寵同。《詩·商頌·何天之龍釋文》鄭讀作寵,榮名之謂也。○按朱傳作叶音。

又《正韻》音曨。《孟子》有私龍斷焉。
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莫江切,音厖。《集韻》黑白雜色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玉人上公用龍。《註》謂雜色,非純玉也。

又叶蒲光切,音龐。《易·坤卦》故稱龍焉。叶上嫌於無陽。《揚雄·解嘲》以鴟梟而笑鳳凰,執蝘蜒而嘲龜龍。《說文》从肉飛之形,童省聲。《徐鉉曰》象宛轉飛動之貌。考證:〔《爾雅·釋畜》馬高八尺爲龍。〕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。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。

热门姓氏起名

最新热搜榜
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