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学解释:原指钓鱼用的线,用作人名时引申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。
起名意思:纶巾,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;钓鱼用的线;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。
取名寓意:纶字用着取名寓指气宇轩昂、仪表堂堂、儒雅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5128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8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1、纶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纶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纶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n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纶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纶字,晚辈忌讳用纶字取名。
1、纶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纶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纶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n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纶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纶字,晚辈忌讳用纶字取名。
◎ 纶
綸
1、用青丝带做的头巾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——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2、又如:纶羽(头戴纶巾,手执羽扇。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)
3、昆布。如:纶布(昆布。海藻类植物。可供食用、药用)
4、另见
◎ 纶
綸
1、(形声。从糸(
),表示与线丝有关,仑( )声。本义:青丝绶带,古代官吏系印所用)2、同本义
纶,青丝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秦汉百石官佩此绶,非经纬织成,但合青丝绳辫纠之者,所谓宛转绳也。
其出如纶。——《礼记·缁衣》。注:“今有秩啬夫所佩也。”
五两之纶。——《法言·孝至》。注:“如青丝绳也。”
3、又如:纶巾(古时以青丝带编成的头巾);纶连(由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);纶组节约(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,再以丝带缠束)
4、钓鱼竿上的丝线
翠纶桂耳,反所以失鱼。——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
5、又如:纶返(收回钓丝);纶竿(钓鱼竿)
6、合成纤维。如:锦纶;涤纶;纶组(丝绵)
7、指帝王的诏书旨意。如:纶旨(圣旨);纶言(帝王诏令的代称);纶命(天子的诏命);纶书(诏书);纶章(诏书)
8、通“伦”。伦理。如:纶理(伦理)
9、地名。春秋虞邑。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
10、姓
◎ 纶
綸
1、整理丝线
之子于钓,言论之绳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绿》
2、又如:纶经(经纶。整理丝缕)
3、治理
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——《与朱元思书》
4、又如:经纶(筹画治理)
5、另见
同文本:P928
《廣韻》力迍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龍春切,音倫。《說文》靑絲綬也。《後漢·輿服志》百石靑紺綸,一采宛轉繆織,長丈二尺。
又《廣韻》絲綸。《釋名》綸,倫也,作之有倫理也。《易·屯卦》君子以經綸。《疏》綸謂綱也,以織綜經緯。《禮·緇衣》王言如絲,其出如綸。《疏》綸麤於絲。《後漢·章帝紀》吹綸絮。《註》綸似絮而細。
又《易·繫辭》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《釋文》京房云:綸,知也。王肅云:綸,纏裹也。荀云:綸,迹也。
又《詩·小雅》之子于釣,言綸之繩。《傳》綸,釣繳也。
又《莊子·齊物篇》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。《音義》綸,琴瑟絃也。
又草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綸似綸,組似組。東海有之。《博物志》綸似宛轉繩。
又姓。《魏志》孫文懿臣綸直。
又地名。《左傳·哀元年》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諸綸。《註》綸,虞邑。
又《集韻》盧昆切,音論。義同。
又《廣韻》古頑切《集韻》姑頑切,音鰥。靑絲綬。《北堂書鈔》晉紀云:王敦欲伐甘卓,遣使送白綸巾與卓,卓不取。又謝萬著白綸巾。《正字通》綸巾,巾名。世傳孔明軍中嘗服之。俗作。
又《韻補》叶閭員切。《道藏·元始歌》黃庭戊巳無流源,徹通五藏十二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