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学解释:邛都,古地名。
起名意思:地名。邛城。
取名寓意:邛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267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9%,男孩名字占50%,女孩名字占:50%。
1、邛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邛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2、邛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邛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邛字,晚辈忌讳用邛字取名。
1、邛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邛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2、邛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óng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邛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邛字,晚辈忌讳用邛字取名。
◎ 邛
(1) 故地名。邛城
邛,邛地在济阴县。从邑,工声。按汉书外戚侯表,邛城属济阴,此地字盖城字之误。…在今山东东昌府。——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(2) 中国古州名。汉置临邛县,南朝梁改置邛州。唐初治所在今邛崃东南的依政,显庆中移治临邛(今邛崃)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
(3) 山名。即邛崃山。在四川省荥经县西
匪其止共,维王之邛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同文本:P1268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容切,音蛩。《說文》地名。在濟隂縣。
又縣名。《玉篇》蜀郡有臨邛縣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。
又水名。《韻會》邛水出嚴道邛崍山,入靑衣江。
又丘名。《詩·風》邛有旨苕。《註》邛,丘也。
又《廣韻》勞也,病也。《詩·小雅》匪其止共,維王之邛。《註》讒人不能共職,徒爲王病也。《又》我視謀猶,亦孔之邛。《註》惑於邪謀,不能斷以從善,故致亂也。
又姓。《列仙傳》周有邛疏。《韻會》从邑从工。俗作卬,非。卬卽俯仰之仰。又卩與阝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