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学解释:古通“穮”,除草。在姓名中无实际意义。
起名意思:暂无。
取名寓意:藨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75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72%,男孩名字占45%,女孩名字占:55%。
1、藨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藨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藨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藨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藨字,晚辈忌讳用藨字取名。
1、藨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藨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藨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āo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藨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藨字,晚辈忌讳用藨字取名。
◎ 藨
(1) 即鹿藿( Rhynchosia volubilis ),一种多年生蔓草,叶互生,三出复叶,荚果红褐色
(2) 即莎草属植物,可以编席、草鞋
藨,即今所用作席者也。—— 《汉书》
同文本:P1066 同文本:P1667
《唐韻》平表切,音殍。《說文》草名。鹿藿也。
又《玉篇》蒯屬,可爲席。《增韻》可爲屨。《儀禮·喪服傳疏》屨者,藨蒯之菲也。《張衡·南都賦》其草則藨苧薠莞。
又《集韻》蒲嬌切,音瀌。《爾雅·釋草》藨麃。《註》卽莓也。江東人呼爲藨莓。《爾雅·釋木》葥,山莓。《註》今之木莓,實似藨莓而大。
又《韻會》悲嬌切,音鑣。猋藨,苕別名。《柳宗元詩》寧惟迫魑魅,所懼齊蔒藨。《註》《禮記》蔒蒿悽愴。藨與蒿同類。考證:〔《爾雅·釋草》藨藨。〕謹照原文藨藨改藨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