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学解释:槌子,棒槌。
起名意思:暂无。
取名寓意:槌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,寓意一般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22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48%,女孩名字占:52%。
1、槌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槌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槌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槌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槌字,晚辈忌讳用槌字取名。
1、槌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槌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槌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槌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槌字,晚辈忌讳用槌字取名。
◎ 槌
1、(形声。从木,追声。本义:槌子,敲击工具) 同本义
凿所以入木者,槌叩之也。——汉·王充《论衡》
2、又如:鼓槌;槌杵(棒槌);槌砧(铁锤和铁砧);槌轮(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);槌棒(敲打用的木棒)
◎ 槌
1、捶打;敲击
阿母得闻之,槌床便大怒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收得馥大儿,槌折两脚。——《三国志·袁绍传》注
2、又如:槌心(自槌胸脯);槌牛(击杀牛);槌胸踏地(捶胸顿足);槌鼓(击鼓);槌毁(抨击诋毁);槌击(敲击);槌枪(古兵器名)
同文本:P546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直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傳追切,音椎。擊也。《漢·宋子侯·古詩》槌牀便大怒。
又棒槌,所以擊也。《魏書·李崇傳》邨置一樓,樓置一鼓,盜發之處,雙槌亂擊。或作椎。一作桘。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馳僞切,音縋。《說文》關西謂之特。《徐曰》江淮謂之槌,此則架蠶簿之木也,所謂懸蠶曲杙。《集韻》平聲亦載此義。
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都回切,音堆。擲也。《揚子》槌提仁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