姓名学解释:古同“昵”,相近,亲近。有歧义,慎用。
起名意思:同“昵”,相近,亲近。梵语“比丘尼”的简称,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。
取名寓意:尼字用着取名寓指慈眉善目、乐于助人、善解人意之义,寓意吉祥又有内涵。
使用次数:每千万人出现次数约16887次,用于第一个字占:65%,男孩名字占46%,女孩名字占:54%。
1、尼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尼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尼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尼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尼字,晚辈忌讳用尼字取名。
1、尼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尼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尼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í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尼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尼字,晚辈忌讳用尼字取名。
◎ 尼
1、(会意。从尸,匕声。甲骨文字形象两个人亲昵的样子。本义:亲近,亲昵)
2、同本义。后作“昵”
尼,从后近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尼,近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。按,近昵之意,字亦作昵。
不避远尼。——《尸子》
3、安定,平和
尼,安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尼,和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竟界尼康。——《隶释·祝睦后碑》
◎ 尼
1、尼姑,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。是梵语“比丘尼”(Bhidsunt)的简称
人道为尼,遂居此寺。——《洛阳伽蓝记·胡统寺》
2、又如:僧尼(和尚和尼姑);尼寺(尼姑所住的寺院);尼房(尼姑所居处);尼坛(尼姑受戒的地方)
3、尼山。如:尼丘(尼邱。山名,即尼山,在山东曲阜县东南。相传为孔子出生地。故孔子名丘,字仲尼);尼圣(对孔子的尊称);尼轲(孔子和孟子的并称);尼聃(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);尼首(谓人头像尼丘山,中低四方高)
4、另见
◎ 尼
1、阻止;阻拦
淫嚣不静,当路尼众。——《墨子》
2、又如:尼行(停止或阻止前进);尼阻(阻止,阻碍)
3、另见
同文本:P300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女夷切,音泥。《說文》从後近之也。从尸匕聲。《徐鍇曰》尼猶昵也。《廣韻》又和也。又先師孔子仲尼。《家語》顏氏禱於尼丘,而孔子生,故字曰仲尼。尼丘,山名。
又女僧也。《釋典》有比丘尼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尼質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女乙切,音匿。《爾雅·釋詁註》尼者,近也。引尸子,悅尼而來遠。《孔穎達曰》尼,近也。通作昵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乃禮切,音伱。《爾雅·釋詁》尼,定也。《註》止也。止亦定也。《孟子》止或尼之。今讀泥去聲,義同。尼猶曳止之也。別作柅。